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時間:2024-05-28 來源:養娃家
在高考這場人生的重要考試中,志愿填報是每一位考生和家長必須面對的關鍵環節。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平行志愿作為一種新的投檔錄取模式,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那么,究竟什么是平行志愿呢?
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種新的投檔錄取模式。具體而言,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愿。錄取時,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這意味著,對于同一科類分數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會按照其總分從高到低進行排序,然后依次檢索考生所填報的院校志愿,直到找到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為止。
平行志愿和順序志愿有什么區別
1、投檔原則不同
順序志愿講究“志愿優先”,即在同一錄取批次中,先錄取第一志愿報考該學校的考生,如果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再錄取第二志愿考生,以此類推。而平行志愿則更加注重“分數優先”,即在同一科類分數線上,優先錄取分數高的考生,再遵循其填報的志愿順序進行投檔。
2、填報方式和技巧不同
在填報順序志愿時,考生需要根據自己的分數和興趣,合理選擇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一般來說,第一志愿的選擇至關重要,因為一旦第一志愿被錄取,后續的志愿就不再起作用。而在填報平行志愿時,考生可以采用“交叉突破”的原則進行綜合考慮,即文科生可以報考理工類院校的文史類專業,理科生也可以報考文科院校的理工類專業。同時,考生還需要關注文理兼收的專業,以增加錄取機會。
3、錄取方式不同
順序志愿的錄取方式是“第一志愿優先錄取”,即如果第一志愿生源充足,那么第二志愿考生的成績再高,原則上也不予錄取。而平行志愿則是依次檢索考生的志愿,只要考生的分數達到所填報院校的錄取分數線且該院校還有計劃余額,就可以被錄取。這種錄取方式使得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有了更多的選擇余地和機會。